
【正能量网站www正能量入口電氣】國家電網的高手們都在秘密研究啥?
工信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科技部高技術發展中心公示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結果啦!國家電網公司共有12個項目獲準立項。這是國家項目申報改革後公司取得的較好成績!
讓正能量网站www正能量入口來看看獲準立項的12個項目都有哪些,國家電網的高手們都在秘密研究些啥?
為超遠距離、超大容量電力輸送提供解決方案
——“±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
提升電力科技技術水平,**國際輸電技術發展。提升重大設備自主**能力,推動電工製造產業升級。促進能源清潔轉型,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推動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支撐大電網柔性互聯建設
——“柔性直流輸電裝備壓接型定製化超大功率IGBT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
攻克芯片—器件—裝置聯合仿真方法與協同優化設計技術、定製化IGBT/FRD芯片設計與大規模芯片壓接並聯封裝壓力和電流均衡控製技術、基於電壓電流過衝抑製的驅動保護與封裝一體化技術、定製化IGBT長期可靠性等效試驗方法、基於定製化IGBT器件的柔性直流輸電裝備優化設計技術等,力求突破國際技術的壟斷和封鎖,實現核心器件的自主化研製。
實現壓接型超大功率IGBT器件自主研製,打破國際公司的技術和市場壟斷,促進國產高壓大功率IGBT器件產業化和規模應用。支撐我國電網裝備技術**發展和電網係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為國家**製造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構建柔性直流電網 助推全球能源互聯
——“高壓大容量柔性直流電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
圍繞高壓大容量及直流構網的應用需求,自主研製滿足±500千伏、3000MW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的換流閥樣機,構建不低於4000獨立節點的閥控係統實時閉合數字仿真測試平台,建成世界頭個電壓等級±500千伏、單端容量較大(3000MW)的張北柔性直流電網示範工程。
為北京地區提供26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有效緩解張北地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接納和外送問題,預計可減少因棄風、棄光造成的經濟損失達3億元以上,對我國直流電網**電力裝備的發展和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起到促進作用。
碳化矽技術**輸電係統變革
——“高壓大功率碳化矽材料、器件及其在電力電子變壓器中的應用示範”項目
研製******的6500V/25A碳化矽MOSFET芯片、6500V/400A全碳化矽模塊,研製全碳化矽電力電子變壓器,並**實現35KV/5MVA柔性變電站中的示範應用,材料—器件—封裝—裝備應用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實現我國電力電子器件及輸電裝備領域的原始**。
碳化矽器件規模應用於固態斷路器、換流閥、有源濾波等已有裝備,大幅減小體積、降低損耗、提高轉換效率,或開發新裝備,支撐更高電壓、更大輸送容量的柔性直流輸電、靈活交流輸電等輸變電技術,為實現堅強智能電網、加速我國能源戰略轉型提供核心元器件及關鍵裝備支撐。
電力光纖到戶助力“寬帶中國”建設
——“電力光纖到戶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
以建設T級電力光纖到戶係統為目標,開展自主**研究,研製1000Gbps高速接入係統,揭示熱場環境OPLC中光纖衰減變化機理,研製高速虛擬化PON係統,製定電力光纖到戶係列標準,創建國內首套T級電力光纖到戶係統,建設示範應用工程,為電力光纖到戶規模化應用奠定堅實基礎,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電力光纖到戶整體解決方案。
對比傳統的光纖到戶建設,節省工程投資約11.6%,避免資源重複建設與浪費,提高社會整體資源利用率,實現節能減排。強力支撐智能電網建設,推動“互聯網+智慧能源”的資源整合和應用**,優化城市信息通道資源,**城市管理模式,實現“寬帶中國”、“互聯網+”國家發展戰略,奠定我國在電力光纖到戶領域的國際**地位。
共建新能源汽車發展命運共同體
——“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運行安全與互聯互通技術”項目
理論層麵:構建電池、充電與供電一體化安全防護體係;標準層麵:製定一體化安全防護和互聯互通技術規範及相關標準;應用層麵:開發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互聯互通平台,並在此平台基礎上開發部署“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融合係統”和“電動汽車一體化安全預警與智能保護控製係統”;示範層麵:建立覆蓋長三角區域的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融合及互聯互通綜合示範工程。
通過跨界融合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互聯網+等技術,顯著提升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加快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通過建立電動汽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數據平台,支撐我國電動汽車及基礎設施發展與運營保障,推動“互聯網+電動汽車”商業模式**。
描繪我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並網藍圖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並網的電力係統規劃與運行基礎理論”項目
從未來電力係統結構形態演化模型及電力預測方法、考慮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時空分布特性的交直流輸電網多目標協同規劃方法、高滲透率可再生能源接入下考慮柔性負荷的配電網規劃方法、源—網—荷高度電力電子化的電力係統穩定性分析理論、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交直流混聯係統協同優化運行理論五個方麵進行深入研究,形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未來電力係統形態構建、協同規劃和優化運行的基礎理論體係。
項目成果將**電力係統向低碳、綠色、智能的方向發展,促進電力能源結構轉型,降低電力工業對資源以及環境問題的影響,提升我國智能電網相關產業的自主**水平。項目將建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係,打造具有較強**能力、以中青年學者為主力的科研團隊,培養智能電網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領軍人物和研究骨幹人才。
**世界大電網控製技術發展
——“大型交直流混聯電網運行控製與保護研究”項目
開展大規模交直流混聯電網全電磁暫態建模和仿真理論、 多換流站與交直流混聯電網穩定控製理論與技術、大型交直流混聯電網故障特性分析與保護、交直流混聯電網連鎖故障預警與主動保護、含高密度新能源發電的電網源荷端動態響應與自愈控製等事關混聯電網安全運行的重大基礎理論和關鍵科學技術研究。
項目成果將為我國大型交直流混聯電網安全高效運行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技術指導,並**世界大型交直流混聯電網運行控製和保護技術的發展。
有序接入、靈活並網、優化調度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集群靈活並網集成關鍵技術及示範”項目
聚焦大規模分布式發電集群有序接入、靈活並網、優化調度三大科學與關鍵技術問題,重點從高滲透率分布式發電集群優化規劃設計方法、高效靈活並網關鍵技術與裝備、分層分級群控群調關鍵技術與係統、分布式發電集群數模混合仿真測試四個方麵開展研究,**集群規劃方法、突破並網與運行控製關鍵技術、研發係列關鍵裝備與係統、實施仿真測試驗證,進而建設安徽金寨“區域分散式”和浙江海寧“區域集中式”兩種典型應用模式分布式發電集群靈活並網示範工程。
從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核心係統和裝置研發到典型應用示範全鏈條布局,產出一係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成果,研製出高功率密度、高效變流、即插即用並網關鍵設備與智能測控保護裝置,開發區域群控群調係統,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區域分散型和區域集中型兩種典型模式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集群示範工程。項目成果將大幅提高我國分布式能源的消納水平,實現大規模可再生能源並網關鍵技術與裝備的國產化,探索我國未來分布式電源的開發利用可行道路。
架起能源互聯的橋梁
——“±500kV直流電纜關鍵技術”項目
通過研究±500千伏直流電纜製造及應用技術,掌握國產免费看正能量网站材料和屏蔽材料批量化製備工藝,完成樣機研製並通過試驗驗證。
圍繞±500千伏直流電纜開發及應用的關鍵技術與難點,重點開展直流電纜免费看正能量网站設計基礎、免费看正能量网站料與屏蔽料、電纜及附件設計與製造、電纜應用及環境適應性、電纜係統試驗及運維技術等方麵的係統研究。
通過理論分析、仿真計算、實驗研究、加工製造和試驗評價,在直流電纜係統設計、材料開發、裝置研製和試驗評價技術方麵取得突破,支撐±500千伏直流電纜產品製造及應用,為未來大電網柔性互聯提供技術保障。
以友好互動開啟電力供需新紀元
——“城區用戶與電網供需友好互動係統”項目
項目從模型與機製、設備與係統、工程示範等三個角度開展技術攻關。互動模型與機製設計研究市場競爭機製下用戶用電和行為特征,設計麵向需求側主動響應的市場機製框架,建立特殊情況下的電力需求側應急響應協調機製。互動設備與係統開發研究支持用戶與電網雙向互動的核心設備,開發基於互聯網的家庭能效管理係統,研製電力供需互動服務平台及互動終端。互動工程示範驗證研究示範建設方案,探索係統及設備測試方法,提出示範工程相關評價指標,形成用戶與電網供需友好互動示範工程推廣運營模式和建設指導意見。
在蘇州與常州選擇兩個常住人口超過30萬的城市區域開展示範驗證,預計實現示範互動家庭用戶綜合能耗降低5.5%以上,示範區負荷峰穀差降低5.8%以上。以峰穀差每降低100萬千瓦減少調頻電源及輸配電網配套投資85億元估算,降低負荷峰穀差5.8%將在國內範圍內產生千億元以上的經濟效益。
結合互聯網技術,推動電力供需關係從“網隨荷動”向“網荷互動”轉變,提高電力供給側體係質量和效率,**售電側市場化改革的發展方向。提升用戶與電網供需友好互動水平,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打造智能電網典範 踐行低碳冬奧
——“支撐低碳冬奧的智能電網綜合示範工程”項目
以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和籌備低碳***為契機,打造覆蓋智能電網全環節的綜合示範工程,探索解決大規模可再生能源“並得上”和“送得出”難題,在可再生能源全額供電的前提下奧運專區的連續高可靠供電和低碳交通難題。
從發、輸、配、用、調等環節設置5項研究課題,擬重點突破:大容量儲能係統應用相關技術、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多種能源匯集外送的柔性直流和交直流混聯送出技術;可再生能源高精度功率預測技術、多能源互補協調調度與控製技術;多能互補的分布式能源與微網係統及其相關技術、交直流混合配電網技術;與可再生能源發電融合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關鍵技術。
促進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減少棄風、棄光,根據測算,應用項目成果後的年棄風/棄光率較應用前可降低3%,等效每年多消納新能源電量2.4億度。通過解決張家口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送出難題,達到顯著的節能減排目的,預計2020年張家口新能源高效消納可節煤16.2萬噸,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9.4萬噸。